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中,往往是战略性和市场性并存。一些专业技术问题,可以交给市场竞争,以需求激发创新;而进入壁垒问题,则需要战略眼光,得从制度设计上想办法。
当年我们通过购买芯片,着重于系统设计和应用领域,快速进入到了信息时代。正是因为行动果敢,我国不仅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尾巴,而且全程参与甚至是领跑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这也是让我们成为该产业最大供应链和最大市场的一个关键举措。于是,“造不如买”、“以市场换技术”、“发挥比较优势”的呼声一度高涨。
但大国竞争的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为了捍卫自己的霸权地位,美国这几年对中国进行了全面打压,将技术和非技术手段用到极致。今天这个环境下,我们就要明确芯片产业的战略性相比市场性应该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科学家、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老师在《得到》的前沿科技课中讲过,中国在4G通信的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庞大的人力物力,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收回成本。跟美国、日本的通讯公司相比,我们的几家移动网络运营商从4G上几乎就是没赚到钱。
可是换个视角,我们在4G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什么样的生态呢?微信、支付宝、拼多多、美团、抖音等应用带动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市场,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享受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带来的红利。反观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人们还在普遍使用2G和3G网络,依赖电话和短信交流,使用现金和信用卡支付……
光看单一市场、只算局部经济账,4G肯定是亏了,5G也会亏下去。但这不是咱们运营的不好,而是体现了对移动互联网战略性的重视。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来看,对我们在智能时代的开拓、布局来说,反而是一个特别划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