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美国的疯狂打压,不只是因为5G技术,也不仅仅因为意识形态和贸易摩擦。从本质上讲,还是大国竞争的必然产物。就像小说里的“江湖”一样,每个帮会组织的前几号人物关系非常微妙,尤其是头号人物对二号人物,防范之严、忌惮之深,较之生死仇敌也毫不逊色。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二号人物的实力太接近,最有可能取头号人物而代之。
在上个世纪建交以后,由于综合国力相差很大(1980年中国GDP仅为美国的6%),所以中美关系相对良好。两国的产业结构也高度互补,美国技术先进且资本雄厚,中国劳动力丰富而成本很低。加上前有冷战、中有反恐、后有金融危机,美国需要与中国搁置争议,合作对抗威胁。
直至2015年前后,国际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的GDP超过了美国的1/2,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的科技研发投入也超过欧盟地区,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另一方面,中美暂时没有强大的共同敌人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就凸显了出来。
回想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曾经对当时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进行过残酷的绞杀。在金融方面,美国于1985年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强制升值50%,出口竞争力下降,资金链断裂。接着,操纵大量热钱涌入日本房地产等虚拟经济,形成泡沫后又突然撤资,让日本陷入了长期衰退。
在科技方面,里根政府于1986年签署美日半导体协议,设置了多项限制,包括要求日本开放芯片市场,确保5年内让外国公司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即便是日本把协议照单全收,几个月后美国政府仍然宣布日本违反了倾销条款,对日本芯片产品征收了100%的惩罚性关税。这个操作是不是有点眼熟?
